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即將上任的政協主席汪洋,在日前閉幕的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貫徹落實好中央對台決策部署」。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2月2日閉幕,將上任的政協主席汪洋強調「推動對台工作在新時代有新氣象、新作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貫徹落實好中央對台決策部署。」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分析,除了堅定反獨、防獨,未來中方會更著重強調用「單邊化作為」來「促統」。汪洋的說法,是否意味三月中方「兩會」新的涉台班子到位後,北京對台工作將有新動作?洪奇昌認為,汪洋的講話其實並無新內容,倒是因為引用了「習語錄」的套路而又引起關注;除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等詞已是中國媒體中的常見詞外,「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則是1月5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講話後出現的另一個新套路。 #div-gpt-ad-1503996040247-0 iframe { margin:auto; display: block; }台北抽脂手術

#div-gpt-ad-1503996040247-0 > div { margin: auto; display: block !important; }

/*.inline-ad div div { border-bottom: 0 !important; padding-bottom: 5px; };*/洪奇昌說,「只爭朝夕」語出1963年毛澤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當時正值中蘇兩國交惡,蘇聯撤走大批「援華專家」,後人詮釋毛澤東當時的寓意是,「再大的困難我們也不怕,哪怕是一萬年也要搞下去,但是時不我待、刻不容緩,我們要從現在開始爭分奪秒加快建設的步伐。」由此看來,習近平大有和毛澤東比肩的氣魄,習要在「新時代」搞出一番「新氣象」、「新作為」。但也因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有「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的意涵,中方涉台設台人士自然要揣摩,是否北京打算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期間完成兩岸統一?如果兩岸政治僵局未解,和統無法在期限內實現,「武統」是否變得更為可能?洪奇昌表示,相關爭論一直持續到「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前;直到1月23日,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對新時代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新理解」一文「吹風」,對台工作要服從、服務於從全面小康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武統、和統」或是「統一有無時間表」的爭辯才算暫時止息。洪奇昌指出,孫亞夫的文章一方面再次對「武統論」消毒,「統一不能破壞民族復興的進程」;另一方面則是強調了戰略位階上「復興」優先於「統一」的主從關係,這也符合去年6月人民大學國關院副院長金燦榮的爆料,「習近平曾向國台辦表示,『民族復興』與『台灣回歸祖國』時間上不掛鉤。」既然「和統」仍是方針,「復興與統一在時間上不掛勾」,那麼中方對台具體措施如何要突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呢?「單邊化作為」就是想做就做、不經協商從「卡式台胞證」到「啟用M503航線」都是洪奇昌認為,可以預期,除了堅定反獨、防獨外,未來中方會更著重強調用「單邊化作為」來「促統」。他解釋,「單邊化作為」講白話就是想做就做、不經協商,這是中方在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兩岸政府間交流停滯後就使用的手段,從「卡式台胞證」等相關國民待遇,到近期「啟用M503航線」等措施,北京都跳過台灣官方,直接面對台灣社會爭取拉攏。洪奇昌表示,北京或許認為其「國家實力」、「經濟利益」有助於促使台灣政府為了「人民福祉」而讓步,但現況看來,兩岸政府仍處於兩台卡車持續相撞的「膽小鬼賽局」,而且雙方都沒有調轉車頭的誘因。畢竟「曲線救國」路線在國共歷史上都不受待見,馬英九政府時期的兩岸政策也已為台灣社會否決,從近期民調看來,6成民眾反對「九二共識」,7成民眾反對北京片面啟動M503航線,民進黨政府也沒有理由忍讓北京所開的條件,反而是更進一步地靠向美、日陣營共同對抗崛起的中國大陸。洪奇昌在結論中指出,中國大陸官場向來講究學習領導人講話精神,但具體執行方式與效果往往耐人尋味。他認為,北京或許要再想想:「單向融合」、「主動介入」、「積極作為」雖然可能加速推動一些惠台措施,但最終是否能讓兩岸走向心靈契合?
arrow
arrow

    xdv57rn79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